.

黄秋葵如何种植掌握以下方法,高产就不是问

黄秋葵是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羊角椒、羊角豆,在中国全国各地都有种植。秋葵是一种保健蔬菜。其嫩荚营养丰富,含有粗蛋白质、纤维素、粗脂肪、可溶性糖、钙、磷、铁、维生素C、锰、锌、钾等。每克干物质含有高达21.43克粗蛋白、9.42克纤维素、29.95毫克氯乙烯,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由果胶、多糖等组成的黏性物质。综上所述,食用黄秋葵具备提升免疫能力、缓解疲劳、增强体质的作用。马上要进到8月,正常情况下露地栽种的黄秋葵早已开始采摘了,但是在具体生产中出现了旺长或是不久等各式各样的难题。本文对黄秋葵的种植进行了具体的技术指导,包括修剪技术和肥水管理技术,为黄秋葵的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一、肥水管理方法

1、施肥种类:秋葵喜肥耐肥,盛果期喜钾肥,施肥以复合性的化肥主导,如诺施富的钾宝及硝钾钙硼锌,这种化肥里除开含有氮磷钾大量元素外,还含有营养元素和腐植酸等,可以提升植株防御力,促进植株提早开花。

2、施肥时间:松苗移植5~7天后施肥,开花前移植20-30天后再施肥,一亩地一次追肥复合性化学肥料15Kg,此时也可追肥腐熟粪肥料,一亩地追肥腐熟猪粪。结荚后,正常情况下每10天施肥一次,每次在1亩土地上施用20公斤复合肥。在生长的后半段,施肥应该正常进行,以避免植物过早衰老。

3、有效灌水:移植后注入移植水,松苗后与追肥肥料配合灌水,然后进行暂时性下蹲苗,促进根茎成长,在下蹲苗期结合除草中耕1~2次。如果在结荚期土壤干旱,植物生长将会很差,结荚质量也会很差。土层应保持持续湿润。在高温季节,应该在大约两三天内浇两次水。黄秋葵耐干旱、怕涝,8月为高温多雨季节,雨天要注意排水,避免农田洪涝,促进植株正常生长。

二、整枝技术

1、秋葵对光照条件敏感,喜欢强光,光照时间长,要求光照充足。要选择光照良好的区域,提高通风通气性,注意整个枝干,避免相互遮光,影响通风的透光性。

2、结荚特征:秋葵以主藤为主,侧分支也能结荚。正常情况下,侧芽会被清除,只留下主藤来结豆荚。可是某些类型分生枝条的能力很强,并且在液肥充裕的状况下,枝条结荚的品质也很高,这种情况下能够留主蔓、枝条一块儿结荚,可是枝条也不可以留过多,要不然会危害主蔓或者整棵的一切正常生长发育。

3、具体修剪方法如下:除去树干46厘米以下的所有侧分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31cm上下的枝条能够留有,可是枝条上着生的新枝要去除,降低营养物质耗损,促进结荚。进入成长的后期,植物开始衰退,养分的吸收弱,切掉一部分弱的枝条,无效的老叶,病叶,促进开花。

4、控制旺长:夏季多雨,气候条件适宜,施行足底肥料、提苗肥料时,秋葵生长非常旺盛,茎粗,叶肥厚,延迟不能结荚。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植物的营养生长。可以采用捻树叶的方法。每棵树可选择2-4片叶子,叶柄可扭曲成弯曲形状放松,合理控制旺盛生长,促进开花。

三、害虫防治

秋葵病虫害较少。移栽前在1亩土地上施用70-公斤生石灰对土壤进行消毒。种植后生长中病虫害少。然而,必须严格预防病虫害,包括蚜虫、粉虱、卷叶虫和地老虎。以上虫害可用2.3%高效氯氰菊酯-倍液进行喷雾器预防。如有蚜虫危害,可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倍液进行防治。移栽后在田间悬挂黄板可以防止粉虱。为了防止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蛴螬和蛲虫,60%辛硫磷倍可用于喷洒小苗。施药时,喷雾器的压力要小,喷嘴要靠近蔬菜幼苗,速度要慢,这样药液才能根据幼苗渗入土层。

四、采收

黄秋葵的嫩荚应在花枯萎后约4-5天当荚长达到7-12厘米时立即收获。它有最好的味道,如果收获太晚很容易纤维化,这会严重影响味道或不可食用。基本上在结荚期,荚果必须每天收获一次。秋葵的收获时间很长,一般可以持续到60-90天。如果收获时间延长,管理好,产量将大大提高。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黄秋葵的种植主要分为几个方面,肥水的管理、修整枝叶、个别病虫害的防治、收获等几个方面,所以并没有那么难,重要的是,科学的种植才是保证高质量。高产量的标准。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内容,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学到这些方法,也十分欢迎大家在下方的留言区踊跃发言,留下自己的一下见解和心得,小编有时间会互动的。而且你也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