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的宝妈差不多每天都在疑神疑鬼中度过,想要健康的生下宝宝并且健康的养大他,可是要操不少心,整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带娃都快带出精神病了,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众多的谣言导致的。老人告诉你“过来人经验”、街坊邻居告诉你“育儿百科”、亲朋友告诉你“育儿注意事项”席卷而来,让你晕头转向。对于这些“经验”,有好有坏,但其中大部分还是掺杂着不少谣言,轻则无关痛痒,重则危害孕妈或是宝宝健康。所以,为大家搜集整理了43条育儿谣言,在育儿的道路上尽量避免误区。
1、顺产并不会比剖宫产生出的宝宝智商更高,盲目坚持顺产,反而会对孕妈和胎儿产生危害。
2、宝宝的高鼻梁是不能捏出来的,一旦力度掌握不好,宝宝娇嫩的鼻子很容易造成鼻子里的毛心血管和粘膜破裂,从而导致感染。
3、头旋儿不能影响宝宝性格,宝宝的性格可受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不要因为孩子调皮捣蛋或者安静内向就归咎到头旋儿上。
4、宝宝厌奶并不等于该断奶了,应考虑宝宝是否因为口腔感染或是没有休息好,医院咨询儿科医生,而不是盲目断奶。
5、大姨妈来了并不等于该断奶了,并且大姨妈来了奶水也没有毒,大姨妈来的早晚因人而异,放心给宝宝哺乳。
6、6个月后奶水是有营养的,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不仅有全面的营养,还会帮助宝宝抵御各种疾病,如中耳炎、过敏、呕吐、腹泻、肺炎等。
7、孕期可以放心使用手机或微波炉等电子产品和家电,并不会对孕妈和胎儿产生危害。
8、孕期可以吃兔肉,生出的孩子并不会得兔唇。
9、上怀还是下怀和孕妈体型和腹部肌肉松弛度等有关,并不是所谓的上怀女,下怀男。
10、胎心率会随着胎儿成长而变慢,并不能靠胎心率来判断胎儿性别。
11、在孕期里不是一个人要吃两个人的量,这可能会使孕妈体重超重,导致难产的风险增大,应该做好饮食计划,确保每一餐营养均衡。
12、很多孕妈担心流感疫苗会伤害到胎儿健康,恰恰相反,流感疫苗对于孕妈和胎儿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13、孕期不喜欢吃鱼的妈妈不用强迫自己吃鱼,可以用其他的食物代替,比如其他肉类、蛋、奶,不要太过较真儿。
14、酒精退烧、捂热退烧,对宝宝并不安全,最好不要给宝宝使用。
15、红药水和紫药水里含有“红汞”,如果给宝宝使用的话,不仅容易引发皮炎还可能会给皮肤上留下印记,不建议使用。
16、脐带血可存到自体库和公共库,存到自体库只是将钱放到了商人口袋,最好存到公共库,不需缴费还能帮助他人。
17、月子期可以剪指甲,不剪指甲,指缝里会有很多细菌,不仅容易感染了宝宝还容易刮伤宝宝。
18、月子期可以洗澡刷牙,要保证口腔和身体卫生,月子期一直不洗澡刷牙得有多少细菌,很容易感染。
19、米粥、米汤基本都是淀粉,没有蛋白质、没有维生素、没有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非常低,天天给宝宝吃会营养不良。
20、果汁的营养价值非常低,水果榨成汁后里面的纤维素和果胶基本都流失了,而糖分却很高,不能给宝宝提供特别的营养反而会增加患龋齿和肥胖的风险。
21、宝宝喂养最主要是营养均衡,并不是吃的要和大人不一样,食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营养价值的不同。
22、单论发烧本身是不会烧坏脑子或者烧聋烧哑,有些伤害脑部本身的疾病如脑炎、脑膜炎才会造成脑损伤。
23、不一定得等到38°5才能给宝宝吃退烧药,退烧最主要的目的是减轻宝宝的不适感,38°5以上精神状况良好的宝宝和38°5以下精神状况却萎靡不振的宝宝,后者更应该用退烧药。
24、退烧使用栓剂退烧药并不比口服退烧药更安全,而栓剂退烧药的量一般都是固定的,不能准确控制剂量,优先推荐口服退烧药。
25、没有研究可以证明左撇子的人比右撇子的人更聪明,并且宝宝左撇子不用强行纠正。
26、哺乳并不会引起胸部下垂,变大了自然会下垂。
27、6个月内的宝宝不用喝水。
28、1岁以下的宝宝不要吃盐,宝宝吃盐并不会以后更有力气。
29、儿童酱油也是酱油,和一般酱油没区别。
30、便秘可以吃很多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香蕉是不顶用的。
31、宝宝经常感冒、发烧并不是免疫力差,免疫力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免疫力会和各种各样的病毒、细菌战斗,并会出现一些症状,如感冒和发烧等。
32、没有可以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和保健品呢,都是商家骗人的手段。
33、学步车可能会导致宝宝腿部发育不良,而纸尿裤不会导致O型腿或X型腿。
34、核桃不能补脑、头的大小和智商无关。
35、反季水果、大豆制品,不会引起性早熟。
36、胖并不等于健康,孩子过度肥胖会有致命危险。
37、可以判断胎儿性别的商家和方法,都是假的,并且检测胎儿性别还是违法的。
38、初乳更有营养,倒掉非常浪费。
39、什么时候断奶没有确切的时间,最好尽可能的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可以到2~3岁。
40、板蓝根不能预防感冒,疫苗才可以。
41、1岁以下的宝宝不建议使用枕头。
42、睡扁头不影响智力,影响美丑。
43、家长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比其他教育方式有用的多。
看完这43条育儿谣言后,欢迎各位家长补充和探讨,毕竟育儿谣言实在太多了,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