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酿造工艺很复杂,但是酿酒的原理其实很简单,但恰恰是这简单的原理,决定了它复杂的工艺。
白酒是经过蒸馏而来的,酒精度很高,一般都是40度以上。白酒蒸馏之前的酒精产生的过程是,淀粉经过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成为葡萄糖,葡萄糖再经过酒化酶的催化作用成为酒精。
这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酶。
酶,又称生物催化剂,是生物的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本质上是生物的大分子。
酶有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为可发酵糖。
脂肪酶,可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酯。
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为多肽、氨基酸、高级醇。
木质素酶,可分解木质素为酚类化合物。
果胶酶,可分解果胶质为甲醇。
酯化酶,可把酸和催化生物脂类物质。
……
那酶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就不得不提到世界上的微生物了。在特定的条件下,微生物细胞会产生大量的活性酶,即上面提及到的各种微生物酶。
酿酒的微生物主要有这四类:霉菌,细菌,酵母菌,放线菌。
酿酒过程中的制曲就是为了制造酶,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麦,大麦,豌豆,蛋白质含量高,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适合各类微生物生存。
曲为酒之骨,水乃酒之魂。酿酒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制曲,酒曲对于酿酒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酒曲有三个作用:
1、菌系,给后继的发酵提供微生物,就是培养微生物。
比如霉菌,可液化、糖化。
比如细菌,可生香。
比如酵母菌,可产酒,产香。
2、酶系,提供丰富的酶,微生物产生的各类酶。
比如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脂肪酶。
3、物系,为发酵提供很多物质成分及一些香味前驱物质。
比如,淀粉,粗蛋白,灰分,氨基酸,酚类等物质。
酒曲又分为大曲,小曲,麸曲。
大曲有砖块大小,主要原料:小麦、大麦、豌豆。
大曲有分为:
高温大曲,60—65度。
中温大曲,50—60度。
低温大曲,40—50度。
茅台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白酒就是用大曲来酿酒。茅台酒有端午踩曲的传统,茅台酒酿造工艺中有“三高”:高温制曲、高温发酵、高温摘酒。
小曲的个头比较小,麻将块大小。重庆江津老白干、江小白就是用小曲来酿造。
麸曲的主要原料:米粉、米糠、麸皮、根霉菌、酵母菌,呈散状,菌系、酶系、物系都不好,酿造出来的酒质量不好,北京二锅头就是用麸曲酿造。
白酒生产过程中,各种复杂的工艺流程,都是为了给微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生殖环境,来获取它们产生的各种酶类,作用与粮食原料中,来获得最终想要的风味物质。
微生物生存需要营养: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素、粮食原料,和环境:温度、PH(酸碱度)、氧气、界面。
所以酿酒需要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下,比如茅台酒依靠茅台镇的赤水河的优良环境而生。茅台酒就只能够在茅台镇酿造,出了茅台镇就酿造不出茅台酒。这就是酿酒的微生物的原因。
可以拿来酿造白酒的粮食有很多,比如高粱,种类较多,可以在贫瘠的土壤生长,很多地方都可以种植,非常适合酿酒。贵州茅台原料主要用高粱,是当地生长出来的糯米红高粱,颗粒饱满。
小麦,是制曲的原料,黏着力强,营养丰富,特别适合微生物的生长,蛋白质含量高。
还有大麦,玉米,大米,豌豆,青稞,甘薯等等,只要含有淀粉和糖的都可以拿来发酵酿造白酒。不同的原料酿造出来的酒是不一样,同样的原料酿出来的酒也不一定一样,同一原料,在不同的工艺,不同的地理位置,酿出来的酒也不一样。
所以,白酒酿造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主要其中影响的因素变化多,这也就决定了白酒的工艺在某一个地区是独一无二的,很难以被复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