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生活条件好了,
大家在饮食上也越来越得到满足,
但是,
随之而来的健康问题让人不得不警醒!
吃得太饱也是错!
小心糖尿病缠上你!
今天,
就由广医院的首席专家
仝小林教授为您讲解饮食与糖尿病的秘密!
另外还有个好消息,
仝小林教授明日(5月5日)下午将于
医院进行出诊,
限号10个!
大家赶紧预约起来!
想知道怎么预约?
那就看到最后哦!
1难道吃饱也有错?
人是铁,饭是钢,其实真正成钢的还要说是血糖。尤其是从60年代过来的老一辈,过去日子穷,吃不上好吃的,现在生活好了,好吃的东西多了,又能有钱买了,难免放开肚皮,饕餮美食。结果时间长了,人胖了,血糖也高了。
很多患者的心里都感觉不平衡。其实,过食是通过引起肥胖的途径,间接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没错,“吃得过饱也是错”!
血糖对于正常人来讲是能量,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却是不但不发挥作用,而且还引起了并发症。这关键就是胰岛素的绝对和相对缺乏造成的。
食物进入人体后,可以引起血糖适度的升高,但正常人升高的幅度在一个正常范围内,餐后2小时血糖即不超过7.8mmol/L。糖尿病患者若不加以控制,餐后血糖往往超过11.1mmol/L。
2
不要借“高血糖”的高利贷
人体是个大社会,也是一个大仓库,存着许多能源物质。人体内生成能量的原料有葡萄糖、脂肪酸(从脂肪分解生成)及氨基酸(从蛋白质分解生成)。前述已知包括过食、肥胖、缺乏运动、情绪紧张等很多因素都可能引起血糖升高,人们应该注意避免。千万不要冒险把自己变成高血糖状态。
如果什么时候,人一不小心,扰动了体内的血糖平衡,成了“借血糖”的高利贷,即使是产生了药物性高血糖,也会给未来留下一个难以预料的血糖失控,甚至引起糖尿病,导致未来长时间来偿还高血糖的代价。
3
“无糖食品”和保健品是敌是友?弄不好也会成帮凶
现在市面上,“无糖”食品被宣传得神乎其神,都说不升高血糖,其实哪里是这样。因为其主要成分仍是主食类和淀粉类,若不加限制则肯定不利于控制血糖。
目前国内的糖尿病人保健食品中,其代用糖有糖精、果糖、果胶、木糖醇、甜菊糖、阿斯巴糖、舒卡糖、乳糖、山梨醇、麦芽糖醇等10余种。
木糖和果糖
其实木糖醇、果糖等代用糖和葡萄糖一样,都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燃烧后可产生热能(每克4千卡),但在某一代谢过程中却不需要胰岛素的参加。据观察,食后对正常人或控制较好的糖尿病病人血糖升高的速度和水平低于葡萄糖或蔗糖。不过果糖与木糖醇的吸收率尽管低于葡萄糖,但还是可以被人体吸收的,如若以葡萄糖的吸收率为,果糖则为43,木糖醇约15。
所以这两种糖用于控制较好的糖尿病病人,用量不宜多,食用时要计算热能。糖尿病控制不好的不能用。
糖精与甜叶菊
关于其他不提供热能,不含营养素的甜味剂,目前国内只有糖精与甜叶菊。它们的甜度大约是蔗糖的~倍,在人类,糖精致癌的说法缺乏证据,可以食用,但不宜多食,尤其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禁用糖精。再者,“无糖”食品的主要成分是主食类和淀粉,不加限制对血糖控制不利。
功能有真伪,疗效看本质——谨慎选择保健品!不管是什么样的保健品,无论以任何形式、如何夸大“降血糖”或“治疗并发症”的功能。要知道,保健食品“不含糖”指的仅仅是不含葡萄糖或蔗糖,吃多了照样升高血糖,影响健康。
指导专家及出诊信息
专家简介
仝小林(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量效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糖尿病研究联盟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专家擅长
中药复方治疗内分泌性疾病、单纯性肥胖症及含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在糖尿病等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治疗方式。
出诊时间
5月5日下午3:00-5:00(限号10个)
出诊地点
广医院门诊楼C室
预约挂号方式
1.网络预约
就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