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可以吃水果吗?有人立马制止:胡说八道,水果不论甜不甜,含糖都很高,你想害死人吗?可还是有少数糖友受不了诱惑,偷吃了水果,结果似乎风平浪静,并没有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水果呢?
糖友应少吃最好不吃水果?错!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这样的:糖友应少吃最好不吃水果,因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吃水果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对稳定病情非常不利;但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胶,果胶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稳定血糖水平,因此,病情稳定的糖友才可以吃一点水果。
这个说法其实似是而非。较甜的水果中所含碳水化合物约为百分之十几,不太甜的水果更低一些,这个水平有多高呢?来看几种常见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可以看出,水果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比主食要低得多!综合来看,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在食物中属于较低水平,因此,水果升糖,主要不是碳水化合物的功劳。
水果中不只是含有果胶,还含有膳食纤维、果糖,且含量很高,它们都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水果越甜升糖越快?不一定
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越甜的食物升糖指数应该越高,其实不一定哦。实际上,升糖指数(GI)和其甜度并不一致,米饭馒头并不甜,升糖指数非常高;而樱桃、苹果很甜,升糖指数反而没有米饭高;水果之间比较也存在这个现象,梨比木瓜甜,可是梨的升糖指数比木瓜低得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有趣的现象?原来,水果甜不甜,是味蕾接收到信号传递给大脑产生的感觉;而GI呢,则是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引起的变化值,两者发生的场所不同,传递的信息也不同,当然也就不能划等号。
我们可以用GI值的高低,给水果做个排序(更多水果,请查询水果GI表):
水果的GI值并不算高,大多比主食低得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水果富含果胶和多酚类物质,有利延缓消化速度;另一方面水果中所含的果糖不会像葡萄糖那样引起血糖剧烈变化。
糖友们应该每天吃点水果!
研究表明,水果对糖友而言,并不是洪水猛兽,相反它还能降低患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临床实践证实,每天摄入1-2份水果可降低总死亡风险21%,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14%。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研究分析显示,每周摄入3份蓝莓,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为0.74,葡萄和西梅为0.89,苹果和梨为0.93,香蕉为0.95,李子、桃、杏0.97,只有甜瓜为1.10,也就是说,除甜瓜外,摄入水果并不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而蓝莓、葡萄、苹果的摄入甚至还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
神马?!甜甜的水果竟然是糖友的朋友……
是的!目前最受推崇的DASH膳食和地中海膳食都包含大量蔬果,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版)中也明确指出: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那么,糖友们该如何吃水果呢?请注意以下几点:
每天克比较合适;优选低GI水果;不宜饭前或饭后吃,对血糖水平影响大,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更合适;吃水果了,主食就少吃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