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竑涓原创
近来,“0糖”成了热门话题。元气森林乳茶“0蔗糖”标识的一声道歉,在激起声讨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代糖真的健康吗?“0糖0脂0卡”就健康吗?无糖概念产品还能热多久?还有人揭开“拥挤赛道与代糖‘骗局’”。
蔗糖被冷落一边,热闹的是“加与不加”“加的是什么”“健康与不健康”的热论。与以往相同,在什么是糖这一概念没有清晰之前,蔗糖就已经成了区隔健康与否的新靶点,沾蔗糖就意味着不健康,就像以往被人人喊打的食品添加剂一样,偏颇,甚至偏激,一直都在。
讽刺的是,被摒弃的食品添加剂,今天成了代糖的宠儿——安赛蜜、甜蜜素、三氯蔗糖都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甜味剂,不是无添加吗?这些“代糖”的主力——甜味剂,如今肩负着“代糖”的历史使命,以健康的名义赫然出现在各大品牌饮料产品的标识中,消费者知道他们喝进去的是什么?这取决于铺天盖地的宣传,取决于在产品标签上有着明显暗示的标识。想必消费者已经蒙圈了,十面埋伏阵,何曾走出来过?
厂家是聪明的,清醒的。
看看元气森林“一个迟来的升级”这则说明,“0蔗糖低脂肪”改为“低糖低脂肪”“原料中不再含有结晶果糖”。很明显的在告诉消费者,我这款产品将来是无糖的,结晶果糖也没有了,说是低糖是因为有奶,“乳茶有奶所以是有糖的”,奶是好东西,而低糖是跟奶有关的。看看,真的就是产品“升级”,妥妥的一款健康产品。
有一点是明确的,不加结晶果糖,是“真的升级”了。查查资料,结晶果糖也有“不光彩”的一面,损伤这个损伤那个。当然,还有其他的“代糖”。在蔗糖被“嫌弃”之后,各种所谓的“代糖”开始大显身手。而在笔者看来,“代糖”本身就是一个不规范的用语,这里的糖显然是指蔗糖,用其他的东西代替蔗糖,“其他的东西”是什么呢?结晶果糖、糖醇、安赛蜜等等,这些是不是糖?
什么是“糖”?打开教材,赫然写着“碳水化合物又称为糖。”“根据其分子结构特点、营养学特性、生理学功能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糖、寡糖、多糖三类。”
糖是1~2糖分子的糖,包括单糖、双糖、糖醇。单糖包括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双糖包括蔗糖、乳糖、麦芽糖、海藻糖。糖醇包括山梨醇、甘露糖醇。
寡糖是3~9个糖分子的糖,包括麦芽糊精、棉籽糖、水苏糖、低聚果糖。
多糖是大于10个糖分子的糖,包括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变性淀粉、糖原、纤维素、非纤维素、果胶、亲水胶质物。
一下冒出来这么多的糖,都是蔗糖的“亲属”,谁代替谁?产品中标识“0糖”,就为了显示“我是健康的”,这么多的糖,得多加小心才能不触碰到它们,“0糖”风险有多大。况且,“0糖”未必真健康。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等七大类。我们所说的“糖”——蔗糖包含在碳水化合物中,我们避之唯恐不及的正是身体必需的营养元素。“碳水化合物是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细胞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2%~10%,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形式存在,如细胞膜中的糖蛋白,神经组织的糖脂,结缔组织的黏蛋白等。体内的遗传物质DNA和RNA也是由核糖参与组成的。”我们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可以是0吗?糖可以是0吗?当然,某一类产品的糖可以是0,但是人体中万万不能。如果人体中不能0糖,那么,“0糖”还意味着健康吗?
供应链中的各种糖,包括甜味剂,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不能否认,这其中有着低热值、具有某种营养功能的糖,比如水苏糖,它是一种益生元,加了水苏糖而声称“0糖”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因为水苏糖本身就是一个卖点,因为大家都知道益生元对人体是有益的。所以是否标注“0糖”与健康丝毫扯不上关系,其目的只在于营销推广。纷纷扰扰的今天,糖在各种声音中已经不是原本的糖了,是被扭曲的糖。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早就表示过,没有什么垃圾食品。一种食品的“好”与“不好”是跟摄入它的人有关,如果一个人能量摄入低,多摄入一些糖是合理的,而甜食吃得多的人就需要少摄入高能量的食物。各种食品饮料就在那里,没有好与不好,只有跟不同的人发生关系后才能判定这一结果是好还是不好。所以,消费者不能只看追着潮流的花里胡哨的产品宣称。
如果客观的科普宣传有足够的推进力度,让消费者明白、理性消费,那么,各种食品饮料才会有平等的竞争机会,蔗糖、食品添加剂才不会被歪曲。同时,把握好摄入量这个度,做到饮食多样,平衡膳食,这样,消费者的健康“决策”便握在了自己手里,各种概念才不会乱了消费者的眼。
对于被认为是“道歉”的“一个迟来的升级”,笔者更希望它是面对消费者而呈现的真诚与坦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这在当今走捷径、挣快钱成风的氛围下,显得尤为珍贵。企业,除了盈利之外,还担当着社会责任,这一点切不可忽视,毕竟,哪个企业都不想如此这般上热搜。
最后提一句,任何人都躲不开糖,不管它是什么形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糖推荐量为每天摄入不超过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