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养师自制山楂糕,以失败收场,原来,关键

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4784099.html
昨天跟好友聊天,她说:“家里有很多山楂,但孩子不爱吃,准备做成山楂糕,也许孩子会喜欢”。我说:“好啊,我家正好也有一些山楂,要不咱俩视频同步做吧。”第一次自制山楂糕,手忙脚乱说完俩人就动手洗山楂、去核、去籽等一系列基本操作后,将山楂果肉放进豆浆机里,加两勺冰糖,再加水,刚好没过山楂就行,按豆浆机“米糊”键将山楂打碎。这个过程一定要短,不能全部按照“米糊”键的时间做,大概3分钟左右,就应该暂停一下,打开豆浆机观察一下,避免糊锅。然后将山楂糊倒入一口不粘锅里,全程小火,不停的搅拌,直到山楂糊能挂在木铲上三五秒不掉就算完成了。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干燥的过程,让山楂糊通过加热能很快的脱水浓缩,将山楂中特有的果胶相对增多增稠的过程。果胶是什么?山楂里的果胶有什么优势?果胶,其实是一种天然食用胶,多糖类物质。在我们很多水果中都有,果胶物质有三种形态:原果胶、果胶和果胶酸。原果胶通常存在于未成熟的水果中,比如:我们今天的山楂,未成熟时会有很多的原果胶,但随着光照以及自身成熟期的到来,其中的原果胶会在自身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果胶,也就是说,成熟的水果中果胶的含量会远远超过原果胶。我和朋友要做的山楂糕就是利用了山楂里含有丰富的果胶,且果胶还具有凝胶的作用。果胶会凝胶的原理是:高度水合的果胶胶束因脱水及电性中和而形成凝聚体。果胶胶束在一般溶液中带负电荷,当溶液的PH值低于3.5,脱水剂含量达50%以上时,果胶即脱水,并因电性中和而凝聚。做山楂糕时,糖就是那个脱水剂,山楂中的酸就是那个能消除果胶分子中负电荷的力量。第一次做的山楂糕,失败了接着,我们再回到制作过程哦~最后一步,将浓稠的山楂糊倒进已涂抹了少量食用油的玻璃容器中(主要是为了好脱模),盖上盖子,放进冰箱冷藏一晚上即可。晚上,我还兴奋地告诉孩子们:“明天妈妈给你们准备了一种零食,所以今晚要早点睡觉哦,期待一下,到时看看妈妈的手艺怎么样?”第二天上午,真正检验成果的时刻到了,发现:竟然没凝固。自己满心欢喜变成了满脸愁云,还好,孩子们早早上学去了,没看到。可放学后,想起那神秘的零食,想吃,怎么办?想到这儿,我是各种后悔呀,不该早早告诉孩子们~找到失败的原因了,比较意外:一种常见调味品于是,赶快查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水多了火候不到?还是少放什么关键成分了?又或是其他自己想不到的因素?很快,失败的原因就找到了:原来是糖放少了。当时,只想着糖别放太多,否则孩子吃着太甜,对牙不好,但如果不放糖,山楂糕太酸,口感太差,于是加了大约二两的冰糖,以达到酸酸甜甜的效果。糖的作用很多,不只是增加甜度其实,加糖的作用很多,除了能“降低”山楂本身的酸味,呈现出酸甜好吃的口感外,还能使山楂糕透亮有光泽。这是因为山楂糊中的空气被糖分子所替代,所以等山楂糊冷却成山楂糕时,颜色很漂亮,晶莹透亮。另外,成形的山楂糕遇空气还不容易变色,稳定性比较好。多加糖,还能延长山楂糕的贮藏时间。实际上,山楂糕是一种糖制食品。而糖制食品耐藏的原理就是利用渗透压的增加和水分活性的降低,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对于山楂糕来说,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凝胶”。果胶这种成分是亲水胶体,胶束带有水膜,食糖的作用使果胶脱水后发生氢键结合而胶凝。但是,它是有条件的:只有含糖量达到50%以上才具有脱水效果。糖浓度大,脱水作用强,于是胶凝的速度就快。就这次山楂糕制作失败的原因来看,山楂大概一斤,而冰糖才加了二两,如果再加三两糖,可能就会凝固了。重新“回锅”山楂糊,终于成功做出山楂糕于是,我重新将山楂糊倒进不粘锅,又加入约克绵白糖,全程小火,不停的搅拌,脱水,直至山楂糊偏稠,不会立即从木铲上掉落,然后关火,重新倒进刷了一层食用油的玻璃容器里加盖放进冰箱。这次只放三个小时,就凝胶了。随后取出,切成小块,装盘,插上牙签,晶莹剔透的山楂糕终于做好了,坐等宝贝们放学回家品尝。自制山楂糕后的思考制作过程干净卫生,不会额外添加胶质,以及防腐剂之类的成分。偶尔做一次,给家人一种不一样的零食,是个心意,更是一种自我的成就感、满足感。因为是自己做的,每种食材的用量都比较清楚,从而也能更直观的提醒自己,提醒家人:哪些食物、哪些零食不太营养,以后尽量少吃。就比如说,这次的糖加了太多,因此可以告诉孩子们一定要少吃,吃糖太多,很容易长“虫牙”哦。而市面上的山楂糕,会不会糖更多一点,或是避免增加成本,里面会不会增加其他非本身的胶呢?又或是清洗山楂时够不够仔细,会不会很干净呢?选用的是不是表皮完整的成熟山楂呢?因此,建议这种蜜饯类零食尽量少吃,如果实在馋了,可以偶尔自制一些,不仅增加乐趣,还能吃得更放心一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8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