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第一印象就是绽放的甜蜜,多姿多彩的快乐舞动。
鲜艳的色彩总能容易得跳进人类的眼睛,而大脑对鲜艳色彩的反应更容易吸引被记住,把鲜艳的色彩混搭称为新名词:糖果主义更多的表达是糖果色彩给我们带来的妖艳触感,视觉的冲击,大胆的色彩平衡点。
色彩搭配本来就是一个艺术活,考虑的因素可以是包罗万有:色相,明度,纯度,同色系,类色系,主色调,对比色,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波长感,扩张感等等。糖果主义色彩的混搭,更是难搭配出优质的配色方案。下面我们举例糖果主义运用的四个实际方向,无不冲击触动你的眼球。
服装与形象的糖果主义
色彩不是“死”的,而是流动的生命体,糖果色彩更是灵魂的代表。黑皮肤在我们黄种人心里总感觉形象搭配有点犯晕摸不着调(纯属李什么个人认为),但上面的黑人模特巧妙的包裹了一层“糖果”,瞬间那种时尚,超前,洒脱,黑黑的耐看气质,简直是妖艳糖果主义的诠释,有没有一种眼前一闪,突然被电到的感觉呢?
家居与展示的糖果主义
(宜家展示。设计:KenLo)
色彩是可以左右人的情绪与心理,并且可以制造氛围的。(比如色彩的红色联想到太阳,血液,热情,温暖等等)相对明快鲜艳的糖果主义,更容易脱颖而出,传递得更为直接。以上的家居展示对比以往,肯定比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自己家更为抢眼,摩登范可是妥妥的,这无愧是糖果主义的功劳,自己家如果能适当运用糖果主义,保证能让到访你家的朋友来次难忘的色彩记忆点,也多了几分屋主炫耀的资本。让家居玩出玩具的感觉!
雕塑与工装的糖果主义
(纽约地区的海洋雕塑。设计:莱塔·索比耶拉斯基)在珊瑚的伪装以及贝壳,海藻懒洋洋的运动启发下,雕塑飘浮摇摆,就像被水流轻轻地推着一般。糖果主义反映模仿漂流的感觉,在一个未经探索的世界中飞溅着色彩和图案,创造出巨大的海景让人联想起各种高度与颜色的多维空间雕塑。物质灵感就像多年来停靠在海港附近的船只,随着时间的推移,材料也会逐渐经受住考验,随着季节的推移,元素的变化也会改变我们的环境意识。一种形状焕发出另一种形式,让糖果主义带出海浪的延展性。
平面与VI的糖果主义
平面VI,通译为视觉识别系统,通俗点就是类似广告的形式。目的也就是广而告之,为了让人眼前一亮从而记住某种传达,直接的表现形式不是形态就是色彩。而糖果主义的灵活运用,最为显著性和吸引性,从而达到目的性的传播。
糖果主义:小色彩、大笔触,企图于捕捉众生像的深层思考,直观传达的瞬间中揭示形象的潜在意义,以感性夸张的风格款式,给了人们以视觉的冲击和撼动,从而推近与人类内心深处灵魂之间的距离,启发人们在欣赏此种生命状态的描绘中,去维度我们内在的人生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