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欧洲,古老而又充满艺术气息。每一次去欧洲,花半个月的时间,用眼睛解读、用步伐丈量一至二个国家。这次,选择了奥地利和捷克。隶属于中欧的内陆国奥地利,人口多万,国土面积相当于重庆市。但连小学生都知道,这个弹丸之国的首都维也纳却被冠以“音乐之都”的美名,成为全世界乐迷心中的圣地。经过十几个小时飞行,飞机降落在维也纳机场。天空中雨点飘零,云层厚重而晦暗。走出机场,一丝冷意袭来,不禁让人打了一个寒噤。在自助售票机上购票,地铁的入口并没有闸机,乘客可随意进出,难道没有人逃票吗?想起五月的成都音乐节,一些年轻人不买票,并让人瞠目结舌地翻越出口闸机,进入地铁站。如果在这里,进出口闸机都无人管理,“吃相”哪里用得着这不好看?一辆地铁进站,从车皮到车厢内的座椅,又老又旧,怎能与上海地铁的豪华明丽相媲美?车厢里没几个乘客,但我居然看到有人在阅读乐谱,难道音乐之城就是以这种不经意的方式来展示它无处不在的音乐元素吗?窗外的景物不紧不慢地向后移动,刚刚还阴云密布的天空突然透出了浅浅的阳光,照着成片的麦田。一幢幢别墅从我眼前掠过。当我对那些带花园的乡间别墅赞叹不已时,丈夫在一旁接口:这个和我们上海的新农村有什么两样?就是院子大一点,宅基地大一点罢了。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从来都认为上海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这次奥捷之行,之所以能说动他,实在是冲着看世界杯只要一个小时的时差而来。我们居住的旅馆位于维也纳的外交区,离维也纳老城不远。酒店的工作人员按部就班、不紧不慢地为旅客办理入住手续。我坐在沙发上打量着小小的前厅,桌上放着曲奇、果胶糖、柠檬水,小黑板上用德语写着“欢迎”的字样,这一切,稍稍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步行去老城区。马路上行人稀少,有轨电车的轨道、电线纵横交错,怎么看都有点杂乱无章。建筑物的墙面呈灰白或土黄,大都是花岗岩材质,顽固而坚硬,绿色的屋顶像久置的铜器生了铜绿,也是一片旧色。有道是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维也纳的建筑高冷而严肃,一如贝多芬的交响曲。跟着手机导航兜兜转转,来到黑山广场(SchwarzenbergPlatz),广场上矗立着身披战袍的施瓦岑贝格亲王卡尔·飞利浦的塑像,他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曾以反法联军总司令的身份率领军队在莱比锡战役中打败了拿破仑,并攻入巴黎,立下了赫赫军功。为他建广场并塑像,也是师出有名。在黑山广场的另一边,环形的廊柱前是一尊高耸的纪念碑——“苏联红军英雄纪念碑”,顶端站立着一位右手紧握战旗,左手扶着盾牌的苏联红军战士。二次大战时,德国不费一抢一弹,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奥地利,德军军队抵达维也纳,还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这听起来让人匪夷所思。究其原因,奥地利不仅是世界上第二大德语国家,而且它和德国的巴伐利亚在语言、文化传统上几乎相同。美丽的茜茜公主就来自于巴伐利亚。还因为纳粹元首本身就是奥地利人。地理、文化、民族等的认同感,让奥地利这个弱小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选择投靠了纳粹德国。及至年苏联占领了奥地利,其才宣布独立。在苏联占领奥地利期间,黑山广场被改名为si大林广场。年苏联撤离奥地利后,广场随即被改回了原来的名字。而对于这座当时由奥地利和苏联共同建造的纪念碑,有人建议拆除,说它承载着奥地利被苏联占领的耻辱;有人提出可以保留,认为它是摆脱纳粹统治的标志。据说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到现在。我想,对于广大百姓而言,或许保留比拆除更为合适,因为它记录了那一段特定时期的历史,给人以警醒。毕竟所发动的是一场反人类的战争,正义与非正义,历史已有公论,这不是任何个人可以一厢情愿地改变的。经过维也纳老城环形大道上的国家歌剧院,从密如蛛网的电线的缝隙中,看到建筑物顶端矗立着两尊铜绿色的骑士塑像,巍峨而雄壮。两匹战马低头俯瞰着从它们脚下经过的芸芸众生,而骑士则傲视前方,彰显着奥匈帝国曾经的辉煌。在歌剧院的西面,便是德国大文豪歌德的坐像。他那深邃的目光凝视着远方,仿佛在吟诵《浮士德》中的那句名言:黑暗孕育了光明,而光明却背离黑暗,诅咒黑暗。终于走到了维也纳老城,它于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霍夫堡宫前停着数辆马车。马车拉着游人在石板路上悠然而行,马蹄阵阵,敲击石板路,发出“嘚嘚”的声响,让人恍如置身于久远的过去。而无处不在的建筑物雕塑,亦人亦神,以其动态的张力,将冷峻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装饰得灵动起来。与其说是它们装点了建筑,倒不如说是建筑点缀了它们。霍夫堡宫旁边的小巷里,戴着白色假发套、身穿绿色礼服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向我们推销《费加罗的婚礼》的票子。或许有太多的中国游客来这里,他居然听得懂我们在说中国话,随即用生硬的东北腔调侃:“吃了吗?咋地啦?”我们一下子被他逗得大笑起来。难道在维也纳人眼里,中国人都是整天“咋的啦”的“东北老娘们”和“大老爷们”吗?晚上七点,太阳又露脸了,阳光照在灰白或浅黄的建筑物墙面和铜绿色的屋顶上,竟然焕发出了神奇的光彩。阳光下的维也纳,金碧辉煌。题外话:大多数中国人对“维也纳”这个名词的发音都采用普通话,其实,沪语的发音更接近德语。当我们轻抿嘴唇,用沪语发出“Wien”的读音时,感觉到的是一种高冷之外的温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043.html